精選文章 Featured Articlesmore
-
技術
趨勢競爭優勢的基石:應用切削力感測技術,邁向高價值製造
競爭優勢的基石:應用切削力感測技術,邁向高價值製造文◆沃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曾泳潤台灣還剩多少時間,精密加工產業的轉型迫切性台灣的精密加工產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數十年來,憑藉卓越的技術和彈性,台灣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全球經濟脈動的轉變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標準化的CNC加工訂單正持續向成本更低的地區外移,導致傳統以量取勝、以價格競爭的商業模式面臨巨大壓力 ... -
技術
在線工具機空間精度補償實務與效果
工具機空間精度補償實務與效果文◆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機械檢測部 黃智達空間精度體積誤差補償技術,被視為提升加工品質的核心解決方案。此技術通過系統化分析與修正工具機在三維工作空間內的綜合誤差,顯著降低因機械結構缺陷、環境干擾或加工負載所導致的精度偏差,從而實現高階工件(如航太零件、醫療器械、光學模具)的嚴格公差要求。實務上,空間精度補償技術能將工具機的體積誤差減少50%至90%。本案以TYPE B五軸機 ... -
東海
專欄訂單多面向需求的因應之道
訂單多面向需求的因應之道客戶訂單的需求是多面向的,但企業往往很容易用庫存這樣單一的作法來因應。用庫存解這多面多變的題時,很容易為企業帶來危機。本短文,簡單敘述訂單的多面向,以及企業的因應之道。我們用下表來理解訂單多面向需求。將上述四個向度的評估分數加總,可對訂單模式進行量化分析。例如,批量大(1分)+樣式少(1分)+客製程度低(1分)+訂單緊急程度低(1分)=4分,這代表最容易管理的訂單模式。相反,批量小(3分)+樣式多(3分 ... -
暨南
專欄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 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 優勢維持策略(下)
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優勢維持策略(下)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企系 林欣美 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生 Ching上一期提到透過競爭優勢檢核架構的盤點幫助個案公司了解自己的強弱項,並且透過運用及持續優化、過渡期間累積升級或是培養發展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具體的三個策略如下: 策略一:針對保有競爭優勢的組合以運用與持續優化策略來維持競爭優勢持續優化策略(Exp ... -
國際
文選為維持和增強競爭力 貢獻一己之力
積極解決高年份設備問題為維持和增強競爭力貢獻一己之力文◆八角 秀出處◆生產財 2025.08芝浦機械坂元繁友董事長,於5月就任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日工會)的會長一職。他致力於「希望為工具機產業乃至日本製造業維持與增強的競爭力做出貢獻」,並揭開積極投入所謂的「高年份設備(vintage)問題」,以解決設備使用年限過長的問題。工具機產業所處情勢不僅限於技術革新,還因全球局勢和市場結構變化等多重因素,以致事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 -
智機
專欄工具機能耗 AI 預測與精準碳履歷建立技術
工具機能耗AI預測與精準碳履歷建立技術文◆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 智慧製造技術組 智慧化軟體技術部 副工程師 黃寶民、副工程師 王治全、副經理 徐立宇、副工程師 黃柏穎、副工程師 孟令昇前言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16年,全球約四分之三的碳排放與能源使用相關,其中工業部門占30%,並有逾24%直接來自能源消耗,突顯其在減碳進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進一步來看,製造業作為工業的核心組成,在將原料轉化為成品的過程中,不僅消耗大量能源 ... -
產業
行事曆2025年11-12月課程資訊
-
好書
推薦地球之路:人類、氣 候與文明的未竟故事
地球之路:人類、氣候與文明的未竟故事「我們的世界始終是個變異、變易的世界,畢竟只要出了伊甸園,光陰就會荏苒,時光終究遞嬗。」作者: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譯者:馮奕達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25/08/28牛津大學全球史教授彼德.梵科潘(PeterFrankopan)最新力作,《泰晤士報》年度最佳歷史書籍,以及《星期日泰晤士報》、BBC、《紐約客》、《衛報》、《獨立報》與《金融時報》的年度選書,深具影響 ... -
MA
目錄資安堡壘:構築智慧防線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32資安堡壘:構築智慧防線科技巨輪高速運轉,當AI與智慧製造驅動產業邁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未來時,潛在的資安威脅層出不窮、日益壯大。當AI成為生產力的引擎,CAD/CAM路徑、感測數據、跨境API與雲端平台皆可能成為攻擊破口。從智慧工具機內的設計路徑、感測數據,到跨國供應鏈的雲端平台,每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資料外洩、產線停擺,甚至品牌聲譽受損的致命弱點。本期封面故事將深入探討AI與資安交織下的產業趨 ... -
綠色
製造從TPS出發的智慧製造與 節能減碳
從TPS出發的智慧製造與節能減碳木村哲也社長v.s.劉仁傑教授旭鐵工是1941年創業的豐田汽車一階零件廠。2013年來 自豐田、2016年接任社長的木村哲也,運用IoT技術,繳 出提升產能43%、年省勞務費用 4億日圓、節約電力22% 的成績(2022年3月期)。他並於2016年設立iSTC (i Smart Technologies),提供軟硬體的銷售與諮詢,服務企業已超 過200家。2018年獲頒日本經產省製造大賞,被認為是活用 精實智慧製造貢獻中小企業的典範。我們特別整理 ... -
新品
介紹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