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NS

  • Facebook
  • 使用messenger傳訊給MAonline
線上閱讀

反脆弱時代
2025-7月 NO.172

在全球政經動盪、AI技術浪潮與高關稅、匯率劇變的多重衝擊下,台灣工具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機。

本期封面專題聚焦台灣工具機產業如何從韌性邁向「反脆弱」——不僅能抵禦衝擊,更能在不確定性中強化自
身。產業龍頭積極跨域整合、策略聯盟、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打造以AI賦能的智能生態系,並結合國際展會、
產官學研資源,深化全球鏈結與市場布局。在這場產業新革命中,台灣工具機不只是製造利器,更是推動半導
體、電動車、航太等關鍵產業升級的關鍵夥伴。讓我們共同見證,台灣工具機如何以創新與團結,迎戰全球巨
浪,開創產業新局!

捷克 進軍歐洲首站
2025-6月 NO.171

根據Aventis Advisors報告,2003至2022年間中東歐併購交易從178件增至1,067件,年均成長率達9.4%。即使歷經金融危機與俄烏戰爭,該地區併購熱度不減,2022年創下交易數新高。美、德企業最活躍,併購聚焦軟體、工業、金融等領域。中東歐吸引外資主因在於具高技術低成本勞力、優秀人才與完善基礎建設,GDP年均成長達6%。
疫情與地緣政治改變供應鏈格局,使該區以地利與成本優勢成為企業重組首選。波蘭、捷克、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等V4國具穩定經濟與工業基礎,是外資核心投資地帶。對台企而言,中東歐是進軍歐盟的跳板,其中捷克與台灣交流頻繁,為理想投資據點。

逐夢之路 智速製造
2025-5月 NO.170

賽車運動不僅是競速場上的較勁,更是各國與各大車廠展現尖端工程技術的重要舞台。國際汽車工程學會(SAE International)所舉辦的「Formula SAE」學生方程式賽車競賽,鼓勵全球大學生自行設計、製造小型賽車,培養未來汽車產業所需的工程實務能力。目前已有超過 200 支隊伍來自 21 個國家共襄盛舉,隨著環保與技術趨勢,主流競賽已轉向電動車,甚至納入自駕車項目。
臺大賽車隊正是臺灣在這項賽事中參賽隊伍之一,由臺灣大學學生自發組成,歡迎來自不同學校與科系的學生參與,致力於打造一台台專屬於年輕工程師的方程式賽車。雖然在臺灣賽車仍非主流運動,但這支學生團隊專注於技術研發與工程整合,突破「飆車」的刻板印象,以實作實力奔馳於國際舞台。

巨象甦醒 印度
2025-4月 NO.169

印度製造業的崛起和年輕人口紅利正推動內需增長,使其成為全球供應鏈轉移和企業擴張的新興焦點。儘管印度
工具機市場需求龐大且持續成長,本土生產仍無法滿足內需,高度依賴進口,為臺灣等外國企業提供了機會。
接著進一步探討印度工具機產業的聚落分布、政府政策支持,以及臺灣工具機業者在印度的布局策略與市場觀察。
這些策略著重於在地化生產、人才培育、掌握產業趨勢與謹慎評估風險,以期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AI Robot人型機器人
2025-3月 NO.168

人型機器人相比於工業機器人,擁有更高階複雜的感知交互系統,包括感測模組和相關軟體(導航技術、智慧決策等)。更需具備語意理解、人機交互、自主決策等能力,來實現人類賦予它的任務,更期望它能回應人類對它下的指令,因此人型機器人需要強大的感知能力、認知能力、動作能力。

人型機器人的主要技術在感測、決策和運動三個面向,相較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臂)是更複雜的系統,製造難度更高。近來在LLM和GAI的引入,機器人可以透過模仿學習,執行各種複雜的任務,這讓機器人自身的決策難度大幅降低,若機器人本身一些硬體持續優化,很有可能成為製造業升級與服務業創新應用的工具。

永續新頁 New Chapter for Sustainability
2025-1-2月 NO.167

工具機產業走過2024年的全球經濟動盪,面對地緣政治、區域戰爭、日圓貶值幅度勝過新臺幣等多重因素與競爭者壓力等挑戰,使得產業未來之路更加充滿不確定性;而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川普重返白宮勢必又將迫使業者考慮新的布局策略。
本期封面故事始於2025年全球經貿局勢之分析,洞察工具機產業發展趨勢,並就轉型升級、尋求合作、強化核心競爭力提供建議,期協助業者展現韌性跳脫市場無常之累,邁向永續穩健之道、展望2025。

川式效應 Trump Effect
2024-12月 NO.166

川普以312選舉人票獲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其競選政策中有關匯率和關稅的變動對我國工具機業有密切關聯。雖然具體的稅率制定尚未明確說明,但若美國提高進口關稅稅率、引發美中貿易戰,將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對全球經濟產生衝擊。
本期封面故事將探討美國經貿政策走向,並分析美中雙方彼此的貿易角力對於歐洲、東協與臺灣等地區在短期內與放眼長期的影響,同時在如此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局勢中提供布局建議,把握新商機。

工具機拓樸原理Topology
2024-11月 NO.165

拓樸最佳化技術(topology optimization)是近30年內提出的結構優化方法,利用電腦運算自動生成結構的最佳化,大幅降低設計變數使用量。2000年初開始引入工業界,率先導入的產業是航太與汽車等特別講求結構輕量化的產品,而直到近年來才開始應用在工具機的結構設計上。 本文針對綠色節能工具機輕量化設計技術進行實務應用說明,由ISO-14955綠色工具機規範中分析工具機設備所產生的碳排放主要來源為從事金屬切削過程中所消耗的電力為主,因此降低移動件結構的重量除了可以有效減少馬達在加工過程中的驅動電能,甚至可以有效降低馬達規格,減少能耗。 在國產工具機產業已建立起的大量出口市場基礎下,期望藉由設計技術的導入深化藉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提升工具機產業的開發能力,精確針對高階專用機需求進行客製化開發,同時導入ISO綠色工具機設計規範,目標是保持台灣工具機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AI加值
2024-10月 NO.164

AI熱潮持續延燒,正對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而作為工業之母的工具機,能否在這股技術浪潮中借力使力,使產業實現加乘效益,將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 AI技術的優勢在各行業的展現不盡相同,而在工具機產業,其主要優勢包括能透過數據分析提升工具機的效率和精度、利用監控和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品質並降低生產成本、以及透過預測診斷從而減少停機時間和維護成本等。 AI技術為工具機產業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機遇,其應用將推動生產過程的全面智慧化,進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開發新的商業模式。企業應該積極擁抱此趨勢,並藉由技術合作和內部人才培養來實現AI技術的應用與有效落地。在可預見的未來,工具機產業將不僅僅是製造設備的供應商,更有可能是基於數據驅動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提供者

供應鏈生態系
2024-9月 NO.163

由於疫情衝擊與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加上永續發展目標的追逐,全球供應鏈歷經重大變革,企業決策者面臨重新思考供應鏈價值的壓力,形塑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在產業生態系中維持高度競爭力成為業者當務之急。
本期封面故事將從企業責任檢視,詳述大型企業應該遵守的規範與改進的規劃,而在全球化影響之下,中小企業也可能因為大型企業的任務轉嫁,間接受到影響,文中以德國為例,說明政府透過專責調查資訊平台,能夠讓中小企業更容易掌握可能面臨的風險並找出應對措施。
接著介紹umati經由共通的標準通訊介面所構築的製造生態系,能夠更有效率的交換資料、降低設備製造商與客戶間的溝通成本。最後以兩大龍頭產業-半導體與電動車分析市場現況、洞悉供應鏈生態系未來發展趨勢。

跨足半導體
2024-8月 NO.162

近年來,我國工具機產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國大陸工具機的性能規格急起直追、日幣貶值又為日本工具機帶 來價格優勢,面對種種競爭,國內廠商亟需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才能突圍。本期封面故事以全球矚目的領域—半導 體為主題,探討工具機產業如何跨足半導體產業。 臺灣在全球半導體地位舉足輕重,是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要角,若是能夠以國產設備取代國外設備,勢必創造更大 的綜效、大幅提升工具機市場價值。內文將從解析工具機應用於半導體製程、設備之現況與動態開始,進一步提 出進入半導體產業的策略,並就技術面探討工具機的升級方向,希望能為國內工具機產業開闢新的發展道路,實 現產業升級轉型。

地緣新局
2024-7月 NO.161

根據Gardner產銷調查報告指出,2023年市場整體沒有太大變化受到通貨膨脹、利率升息及中國經濟復甦表現未如預期等因素影響,終端產品需求疲弱,各國製造業活動放緩。
再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因素,使得產業循環周期和貿易秩序不斷改變,投資消費也轉趨保守。而中國大陸中止部分ECFA關稅減讓產品,又將對我國工具機業帶來影響。
本期主題將以Gardner產銷報告出發,回顧與分析市場局勢,接著進一步針對政府與業者須採取之改善、應對措施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