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於MA
/
English
/
簡中
關於MA
市場瞭望
封面故事
產業掃描
技術趨勢
精選文章
新品介紹
線上閱讀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
雜誌訂閱
聯絡我們
EN
簡中
SNS
你今天想知道什麼資訊?
GO!
目前位置
首頁
精選文章
技術在線
技術在線
設備智慧化技術 刀具選用輔助模組
2022.06.14∣瀏覽數:41
設備智慧化技術-刀具選用輔助模組
文
◆
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石承泰
一、開發背景與目標
現今工具機大多配有刀庫系統,主要目的為提高加工效率,但刀庫系統中可安裝之刀具少則十幾把,多則可達約一百把,使用者不易熟記所有安裝的刀具型式、使用狀態,導致使用者無法快速選擇適合的刀具加工。
假使刀庫中所有的刀具不符合目前的加工件,工廠必須讓工具機暫時停機一段時間,且由人工來替換加工刀具。此動作容易拖長加工時程、延遲商家出貨日期,因此現有的刀庫系統無法完整滿足現代化的加工需求。此外隨著近年來消費趨勢轉變,連帶影響到製造業的生產模式,走向少量多樣的加工需求,現場人員的前置換刀時間與頻率亦隨之增長,此為影響整體加工效率的原因之一,如選用錯誤的刀具亦可能導致工件品質不良,進而增加成本支出。
故刀具資源導向選刀輔助模組的目標就是提供「簡易的換刀指引」,協助現場人員快速且正確地完成刀具更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加工異常發生率。
目前五軸機型大致可分為三類,Type A兩軸旋轉主軸頭、TypeB兩軸旋轉工作台、Type C 一個旋轉主軸頭及一個旋轉工作台。
二、應用情境與系統功能需求
本技術的角色主要作為機邊輔助應用工具,可縮短加工前的整備時間,提升作業效率。
(一) 應用情境
機邊應用需搭配SMB及機邊人機介面進行刀具加工歷程記錄與刀具進出管理,現場人員透過人機介面掌握刀庫內刀具使用狀態,並於每次工件上下料時提供刀具選用推薦指引,協助現場人員正確換刀。整體操作方式如下:
(二) 操作流程與系統功能
透過操作流程可歸納出系統應具備下列功能:
三、系統架構
刀具選用輔助模組需建立在刀具資訊數位化的前提下,所需記錄保存的資訊包括加工程序的刀具清單、工具機內刀具資訊、刀具使用歷程⋯等。整個刀具資料庫系統所記錄的刀具相關資訊,由SMB透過網路與工具機及資料庫進行連線。S M B 預載之刀具選用輔助模組透過SkyMars與工具機控制器進行連線,分析加工程式紀錄刀具使用資訊;另提供人機介面讓使用者進行刀具進出管理、刀具資訊建立及刀具選用建議。整體系統架構如下:
四、刀具管理資料庫
依據系統功能分析,目前需建立之刀具資料表如下:
1. 刀具資訊、2. 加工刀具清單3. 刀把清單、4. 刀具使用歷程、5. 刀具比對結果
五、刀具比對功能
此功能用於比對「工具機內備刀情形」及「加工刀具清單」來決定要更換哪些刀位刀具,同時也會比對刀具使用狀態,如有壽命到達之刀具也會一併排入更換。比對結果除了顯示工具機內的刀號,也會提示備用刀的存放位置,節省人員找尋刀具之時間,提升作業效率(如圖6)。
操作人員透過人機介面如下圖,將進行:
● 工具機內不在刀具清單內與壽命到達之刀具進行下刀作業
● 工具機內缺乏的加工刀具進行上刀作業
● 每執行一個換刀建議,即時更新介面資訊,直到完成所有換刀建議,以確保換刀作業正確執行
提供「簡易的換刀指引」,操作步驟:
1.操作人員輸入產品品號與工序
2.依據資料庫比對結果,顯示上刀/下刀推薦,依提示逐步進行下刀/上刀操作
六、刀具使用紀錄
(一) 刀具狀態預估公式
刀具壽命終止主要分為兩項因素,一是由於加工過程中刀具刀腹產生漸進式磨耗(Wear)導致刀具無法使用,其二為因加工導致刀具斷裂破損(Breaking)無法繼續使用。根據ISO國際標準針對刀具磨耗的定義,當刀腹平均磨耗值(VB)大於0.3mm,或最大磨耗值(VBmax)大於0.6mm,即判定此刀具壽命終結,如圖8所示。
刀具壽命(Tool life)是評估刀具是否適用於所選的加工製程、加工材料進行切削加工的重要依據,一般可使用泰勒氏公式(Taylor’sTool Life)來表示,如下公式所示。
V:切削速度(m/min)
T:刀具使用切削時間(min)
n:指數,與刀具材質、工件材料及切削條件有關
C:常數(m/min),指刀具壽命為一分鐘時之切削速度
其中,每種不同刀具、工件材質及切削條件的組合,會有不同的指數(n)與常數(C),兩數值可經由實驗獲得,相關數值如下表所 示。
(二) 刀具狀態預估所需之歷程記錄
除了以泰勒氏公式做為壽命評估的依據,在刀具狀態預估中,還需要記錄下列數據供系統計算比對,以建立刀具選用建議,供現場操作人員參考,減少因刀具異常所造成的工具機停機,影響產線產能。
1.刀具ID:構建刀具編號,以儲存刀具相關資訊
(1)刀具材質:提供泰勒氏公式選取指數(n)與常數(C)之依據
(2)加工歷程:紀錄刀具總加工時長,以計算刀具剩餘壽命
2.NC Code ID:構建加工程式編號,以儲存加工相關資訊
(1)工件材質:提供泰勒氏公式選取指數(n)與常數(C)之依據
(2)加工時長:供系統進行壽命比對,以建立刀具選用建議
(3)加工轉速:提供泰勒氏公式計算用
(三) 刀具狀態估算範例
在實務上的應用,一把刀具會經歷不同的加工條件,因此參考虎尾科技大林維新教授之研究,泰勒公式可以重新整理如下,即可導出不同切削速度下累積切削時之刀具壽命方程式。
七、工具機連線及NC程式碼解析
(一) NC程式碼解析
透過上一章節所提到的刀具壽命計算方式,我們可以知道要估算刀具壽命必須取得刀具加工當下的切削速度,以及該切削速度下所加工的時間有多長。
由於一般加工機控制器中無法提供這類資訊,因此在計畫中建立了一套NC Code解析器,可以在背景偵測控制器運行狀態,當控制器循環啟動開始加工後,系統便會開始掃描當前執行的NC Code,透過解析換刀、切削命令來記錄刀具使用歷程。例如當系統掃描到M6 T1時,系統就會將加工刀具改為T1;程式碼執行S2000 G1 X___ Y___Z___時,系統就會開始記錄當下切削轉速、下刀時間及切削結束的歷時。如此搭配刀具管理系統,即可獲得所有刀具之使用歷程,並以此估算刀具當前狀態。
(二) 工具機連線解析架構
如圖1 0 所示, 刀具狀態監測主要以SkyMars提供的API,經由XML資料格式傳輸資訊(主軸轉速、當前執行指令等)至刀具輔助模組軟體,藉由解析NC Code資訊,並轉譯資料格式匯入資料庫中儲存歷程。偵測加工程式結束後,更新刀具使用次數,同時以泰勒公式估算法更新刀具狀態。
八、結論
隨著加工製程日益複雜,機台上需裝配各種不同類型的刀具,以符合各種製程需求,導致使用者於加工前,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比對刀具與工序是否匹配,此外還有許多人為的不確定因素(例如:刀具裝錯位置)。為實現高品質及高安全度之加工,透過導入本技術模組,可在2秒內比對工具機刀庫內刀具狀態,以及待加工件之加工刀具清單,搭配分析NC加工碼記錄刀具使用歷程來估算刀具狀態,提供刀具更換建議,取代傳統需仰賴人為逐一比對之流程,並將上下刀位置及流程可視化,讓現場作業人員可以方便、快速且正確地依照換刀指引進行刀具更換。對於終端客戶使用方面,可避免現場人員延誤刀具更換,造成後續不良品產生,同時可縮減加工前置準備作業時間,有效提升作業效率;對於整機廠來說,藉由整合本技術,能增加自主設備智慧化能量,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強化公司產品競爭力。
回上一頁列表
回首頁
MAonline 工具機與零組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