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NS

  • Facebook
  • 使用messenger傳訊給MAonline
綠色製造
談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 永續經營
2022.04.15∣瀏覽數:485

談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永續


國際暨南國際大學 新興產業策略與發展博士班 徐淑玲
(現為昕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負責人)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歐嘉瑞強調,做不好CSR,就拿不到訂單』引述自2005年5月3日遠見雜誌。為什麼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這麼重要?各大企業甚至教育界及醫療界都紛紛投入各項資源建置呢?

從企業社會責任到企業永續

企業社會責任(CSR)是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改善員工與員工家庭、當地區域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企業為了展現其承諾及成果通常以報告書揭露呈現。

2 0 2 2 年金管會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CSR)更名為企業永續報告( C o r p o r a t eSustainability Report, CSR),兩者意涵差異如表1:



從兩者意涵我們了解到從企業社會責任到企業永續,不僅是提升企業形象與利害關係人的對話,以及解決問題,而是進一步的發展到能與社會互利與成為夥伴。

企業永續報告以ESG(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治理)為基本範疇進行揭露,此資訊代表企業的信用額度,聯合國2004年發布的報告《Who CaresWins》首次提出,ESG能影響長期財務表現,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的企業才是最後贏家。

ESG中的「環境」涵蓋減碳和保護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治理及能源管理績效、環境保護績效;「社會」針對改善工作環境、促進多元,包括:社會共融績效、永續供應鏈管理績效、合規或獎勵事蹟;「治理」是指公平、透明的管理,並主動揭露訊息,包括:企業永續願景與策略、公司治理績效、財務經營績效。

觀察台灣案例:依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提出的得獎企業,包括信義房屋、中鋼、中油、全家便利商店,從揭露公司治理到環境保護、社會共融,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企業須與社會成為夥伴,在地化進行各項公益與資源共融。筆者父親本身就是中油員工,記得父親曾說過,中油為了回饋當地居民,提供就近及良好的就業機會環境,所以造就了父親的職涯順利發展,因而我們全家對中油企業有了很大的正面評價。


2030永續發展目標

企業將ESG作為企業永續的指標進行細項執行,同時透過執行過程發展出重大議題,並將發展出的重大議題連結至聯合國於2015年公布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SDGs),是2000年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Development Goals, MDGs)的更新版。

當年的目標是在15年內,成功消滅貧窮饑餓、普及基礎教育、促進兩性平等、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保健、對抗愛滋等八項目標。2015年驗收時,仍力有未逮,加上氣候危機急速惡化,聯合國繼而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擴張至17項核心目標169項細項指標,內容涵蓋終結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權、潔淨水源、可負擔的綠能、責任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等,跨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面向,目的是在2030年之前,引領全球齊力,邁向永續。這17項目標適用所有國家,還進一步擴大到企業、地方政府、公民社會和個人。SDGs更強調永續目標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有賴上至國家、政府、企業,下至公民團體、個人等的跨部門整合與合作。

充分利用SDGs可獲致之益處,涵蓋發現未來商機、提高企業永續發展價值、深化與利益相關者聯繫、緊跟政策步伐、穩定社會和市場、使用共同語言和共同目標、增加CSR報告書的豐富度與可看性。企業可將SDGs作為總體策略架構,用以制定、指導、溝通和報告其策略、目標及業務活動,簡而言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__企業永續目標,ESG是達成目標執行方法及過程。

我們從企業永續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17項核心目標中:SDG3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SDG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SDG17多元夥伴關係: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省思台灣目前人口老化問題,2022年2月28統計台灣老年人口65歲以上為3,965,920人,到2025年每5人就有一位老年人。老年人口問題牽動總體經濟發展及企業發展策略的訂定,不論是企業內部或外部環境都須考量此變動因素,對於內部員工退休後是否能夠繼續以多元型態擔任志工或顧問職務其可協助社會人口老化產生之經濟等停滯現象。期盼台灣企業重視台灣人口老化議題,從企業的資源結合社會問題達成社會共融共創永續。


創造更有深度的品牌價值,
企業永續成為福祉


期待台灣企業能有更多持續性的社會公益推動之目標與願景,企業內能夠完整規劃投入,包括人員配置組織及企業資源運用,與當地居民、相關企業與供應商等共同推動企業永續或公益活動。台灣企業如果想在全球化浪潮下站穩腳步,就必須從單純的「獲利導向」,轉向「公益導向」,創造企業更深層的品牌價值!公益不是單單捐錢,而是結合當地社會瞭解實際問題及需求進行多元化的推動。

轉述永光化學副總經理蔡瑞安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出發點不要為了出名,否則會變調」。十多年來,永光都在做「燒冷灶」式的公益活動,協助工廠所在的桃園縣小學,開設品格教育與贊助教具等。這些深入瞭解當地迫切需求的公益建設是能夠加強企業形象也能與當地社會互利成為共融夥伴,他提到「這些大概媒體也不太會有興趣報導,但卻是最重要的公益項目」。

期待未來『企業永續』成為人與人之間的助力、成為社會的福祉,持續朝向2030永續發展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