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NS

  • Facebook
  • 使用messenger傳訊給MAonline
暨南專欄
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 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 優勢維持策略(下)
2025.04.11∣瀏覽數:252

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優勢維持策略(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企系 林欣美 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生 Ching

上一期提到透過競爭優勢檢核架構的盤點幫助個案公司了解自己的強弱項,並且透過運用及持續優化、過渡期間累積升級或是培養發展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具體的三個策略如下:

 

策略一:針對保有競爭優勢的組合以運用與持續優化策略來維持競爭優勢

持續優化策略(Exploit Strategy)強調企業如何有效利用其現有的資源和能力來維持競爭優勢。為了維持競爭優勢,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需要不斷的運用並且優化其現有資源。總結來說,運用及持續優化在資源基礎理論中強調企業需要在創新能力、資源重組運用、市場深耕和機會探索等方面持續努力。這些措施有助於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維持競爭優勢,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相較於一般企業因為較深入理解其關注的市場或是產品因此可以更靈活地適應市場變化,迅速響應客戶需求變化,並且通常能夠在利基市場中獲得較高的利潤率。為維持和提升競爭優勢,建議個案應維持現有的研發組織並不斷提升相關單位的知識能力以便持續提供客戶專業化的解決方案以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領先地位。利基型企業需要在資源利用、創新、適應市場需求以及資源保護方面持續調整、優化,以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優勢。

策略二:針對擁有的資源尚不足以形成競爭優勢的組合以過渡期策略來維持競爭優勢

有學者提出過渡期概念 (Stepping Stone)說明企業在發展初期會獲取一些過渡性資源,因為擁有資源和能力並不等同於能夠從中獲利,且這些資源可能於現階段尚不夠或不具備直接競爭優勢,但能為獲取更有價值的資源鋪路。企業必須能夠成功地利用這些資源來創造價值。有效的資源利用包括資源的最佳應用和整合,企業需要找到最佳的方式來使用其資源,確保這些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用。企業可以通過資源累積和升級來建立競爭優勢。此外,企業可以利用資源的互補性和協同效應來逐步建立競爭優勢。通過結合市場行銷和研發資源,企業能夠改進產品設計,提升市場競爭力。

為了持續獲得競爭優勢,企業需要透過不斷資源累積及資源升級方式,通過學習和經驗積累來提高效率。此外,資源的保護和維持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企業需要保護其核心資源,以防止競爭對手複製和使用。同時企業需要投入資源來維護和更新其關鍵資產,確保這些資源維持其價值和競爭力。根據本章第二節的矩陣內容分析可發現個案公司在難以模仿或替代性的程序資源部分、有價值的一般資源部分及稀少性的一般資源都處於過渡期並有可以累積或是升級的空間。其建議如下:

利基型企業需藉由專注於高度專業化和客制化的研發來增強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及獨特性。因此在難以模仿或替代性的程序資源部分,專業與客制的研發能力主要來自於人才的培訓,因此在人才的培訓部分建議可以從知識共享平台建立及持續創新兩個方面進行,因為以上兩個能力能夠迅速適應市場變化並保持技術領先。首先,知識共享平台建立的部分是指透過內部知識共享平台提升整體研發團隊的專業能力。新進人員可以透過知識共享平台更快熟悉工作內容並協助資深人員作業以便資深人員有餘力進修外部的知識再共享給內部研發團隊便能提升整個團隊的研發能力。

第二,持續地進步與精進會使團隊能力持續上升並無法輕易被替代。接著在持續創新的面向,建議個案公司應持續升級研發流程及機台設計以提升效率和品質量,資源持續性的累積及適時的升級創新是讓一間利基型企業無法被替代的關鍵競爭力。利基型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為小眾市場,因此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主要用於解決特定客戶群體的需求,保持研發能力的靈活性才能迅速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

有價值的一般資源部分,根據研究期間所搜集的資料顯示個案公司目前所擁有的其行銷推廣策略能力的價值性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行銷推廣策略能力的發展包含品牌認知與形象、行銷活動及市場定位等。根據訪談得知個案公司擁有自己的品牌,但在推廣的部分未投注許多心力。而利基型企業相較於一般企業特別強調品牌的專業性與權威性,因此品牌推廣活動應針對其特定市場的受眾,利用高度針對性的行銷策略如內容行銷和社交媒體營銷,這樣可以最大化資源使用效率。因此會建議個案公司可以著重在品牌推廣以提升品牌認知和形象,吸引更多的目標客戶,除了目前已在進行中的搜尋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Optimization, SEO)外,建議個案公司應與利基市場導向專業的行銷公司進一步合作規劃關鍵字廣告及形象廣告推廣等行銷活動以吸引更多受眾,增加品牌曝光度。

最後,在稀少性的一般資源部分,利基型企業應積極引入新技術以保持其市場競爭力,因此建議個案公司在知識技術系統能力可從導入新科技來進行,新科技包含將擴增實境及幫助生產效率提升的軟體運用在工作中,以上的做法都是在傳統產業的企業中是較為少見的,不僅可以提升生產力也可以讓企業內的員工感受到公司持續接受新知、嘗試新技術的文化。同時能提升內部生產力,還能展示企業在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創新性,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總結來說,過渡期策略強調了企業在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過程中經歷的中間步驟,這些步驟藉由資源累積、升級和合作來實現持續競爭優勢。利基型企業相較於一般企業更專注於特定市場或特定的產品類別,因此利基型的企業更能夠利用其對特定市場需求的深入理解而更加靈活地適應市場變化,並且迅速響應客戶需求變化。利基型企業更能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其核心競爭力,實現持續的競爭優勢。透過專注於利基市場。因此,利基型企業應更加地重視這些過程,逐步建立和強化其資源基礎,以適應市場變化並保持長期競爭力。

策略三:針對缺乏競爭優勢組合以培養發展策略來維持競爭優勢

培養發展策略(Develop)強調當企業面臨缺乏的資源時,應該要評估如何發展新資源或是如何將現有資源培養成具競爭優勢資源的實行方式,以維持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優勢。這需要企業在研發上持續投入,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同時建立鼓勵創新和風險承擔的企業文化。企業還應不斷培養員工的技能和知識,通過定期培訓和職業發展計劃來增強專業能力。此外,培養具有策略眼光和創新精神的領導團隊也至關重要。

從訪談中,可發現個案公司缺乏難以模仿或替代性的一般資源,因此提出兩個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及策略與行銷推廣策略的建議。當前台灣工具機產業普遍面臨人才引進的問題,特別是在少子化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投入。個案公司可以從基礎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開始,例如設立員工培訓和發展計劃,這些初期措施可能並不會立即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但能夠為後續的文化建立和人才吸引打下基礎。

隨著公司逐步發展,其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也應該提升,利基型企業因市場獨特而造就出其特殊的企業文化及高專業性的形象,因此建議個案公司應著重於強化其企業文化,將其獨特的價值觀和使命融入到日常運營中,並通過各種內部活動和溝通來強化利基型企業的獨特文化。這樣可以使個案公司不僅能夠提升現有員工的歸屬感,還能在招聘過程中吸引認同利基型企業價值觀的優秀人才。最終,企業可以將人力資源管理與市場營銷資源結合,通過品牌宣傳和社交媒體推廣企業文化,進一步吸引外部優秀人才,同時內部的培訓和發展計劃可以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使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而在行銷推廣部分,建議個案公司可以從基本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工具如Google Analyze 4(GA4)開始,這些工具初期可能只是提供簡單的數據報告,但能夠幫助企業了解市場基本趨勢,為後續的決策奠定基礎。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數據分析能力的提升,這些數據未來還能幫助企業進行更精準的市場細分和目標客戶定位,從而提升行銷效果。

但與一般企業不同的是,透過上述的數據搜集後應搭配有相關利基市場操作的行銷公司,將數據分析能力與市場營銷策略結合,通過精準的行銷決策來提升市場競爭力,例如,利用數據分析結果制定個性化的行銷方案,並通過多渠道推廣來吸引目標客戶,數據分析結果所影響的行銷決策系統難以被其他企業複製,因為需要長年的數據積累和專業的分析能力。

總結來說,培養發展在資源基礎理論中強調了工具型產業利基型企業,如何有效改善目前缺乏的資源以創造價值和獲得競爭優勢。這不僅僅是發展新資源,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這些資源,透過不斷的了解客戶需求精進相關的產業經驗以維持新知的輸入,並發展更多元的服務來提升公司未來長期的優勢競爭力並同時增加一般企業進入利基市場的進入障礙。

結論

本篇根據資源基礎觀點針對工具機產業中的利基型企業A公司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其競爭優勢的維持策略。通過建立適合利基型企業的競爭優勢檢核架構通過矩陣的可視化特性盤點利基型企業競爭優勢檢核架構,以分析A公司的內部資源與能力。

根據表格中的資源分類,識別企業的不同類型資源,如投入資源(公司聲譽、經營策略與供應商的關係)、程序資源(研發能力、相關製程經驗及專利)、市場資源(經銷通路、代理商的忠誠度及市場佔有率、顧客忠誠度、品牌辨識度及售後服務網路)及一般資源(人力資源管理技能及策略、知識技術系 統、行銷推廣策略)。接下來,評估每類資源的價值性(是否可以產生價值以增加效率、效能或效益的特性)、稀少性(擁有的特殊資源於市場中的需求多於擁有的特性)和難以模仿或替代性(充分掌握與熟悉程度遠超過於其他相關競爭者,而無法被模仿或所擁有的特定資源是無法以不同的資源來替代或使用)並搭配識別了其在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及不可替代性方面的關鍵策略性資源。

例如,對於投入資源,評估其是否具有價值性、是否稀少以及是否難以模仿或替代。將評估結果填入表格對應的欄位中,例如,如果公司的研發能力具有價值性和稀少性,但在市場上容易被模仿或替代,則在對應的格子中標示出來。透過表格,企業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資源具有強競爭優勢,以及哪些資源需要加強,從而針對性地制定策略評估使用持續優化、培養發展或是過渡期來維持和增強其競爭優勢。

以上策略不僅適用於A公司,還可以作為工具機產業其他利基型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參考,幫助它們提升競爭力並實現持續發展通過矩陣的可視化特性盤點利基型企業競爭優勢檢核架構,可幫助利基型企業了解其內部資源的競爭力分佈,並進一步擬定公司未來的競爭優勢維持策略以維持其現有的優勢競爭力。(全文完)


第一作者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企系教授;第二作者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

台灣美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