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黑天鵝」來勢兇猛,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自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爆發後,今(2020)年起開始擴散,造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一顆顆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病毒,卻打亂了全球經濟產業鏈,無疑對世界投下一顆震撼彈!許多國家為了遏止疫情持續延燒,採取不同等級的人員活動限制措施,全球運輸、製造、能源、金融、旅遊、娛樂等產業也因此受到嚴重衝擊,尤其對於貿易依存度較高的國家而言影響更甚,台灣的製造業者該如何面對疫情當下與後疫情時代的市場變化,實為一大關鍵議題!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快速組成口罩國家隊,支援政府擴充92條口罩設備產線,將原本超過半年的製造工期縮短為40天,提前交機,完成艱鉅任務。在過程中,29家參加國家隊的工具機廠員工,為確保交機順利,幾乎每日加班、連夜趕工,卻甘之如飴不喊累!除了拚勁與同心協力之外,守護家人、守護國家的心,是支持這群幕後英雄完成這項艱鉅任務的動力,多位支援的幕後英雄私下表示,能為國家付出自己的力量,參與這一場國家隊的榮耀戰「疫」,感到非常光榮!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蔓延各地,全球五大洲均告失守,防疫行動刻不容緩!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 (TMBA)理事長許文憲,號召近30家會員廠商,組成口罩國家隊,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和工業技術研究院齊心投入口罩產能支援行動,合力加速60條口罩生產線的建置,挑戰將產線交期從6個月縮短為25天的艱難任務,儘快協助解決社會大眾的口罩慌,穩定民心,照護國人平安健康。此次,台灣工具機業者積極協助政府防疫,將為世界防疫經驗立下最佳典範!
由工業4.0的發展角度觀察,生產製造自動化在東南亞國家地區所扮演的角色愈形重要,工業自動化和控制設備市場需求每年不斷成長,在汽機車製造、紡織成衣、製鞋、機械金屬件的製造、電子產品製造等領域中,皆蘊藏著對工業自動化的需求,尤其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工業4.0的發展前景,對於台商的產業契機更為明確,台商應趁勢尋求新階段經濟發展新方向與動能,搶攻當地智慧製造商機。
春燕鳴暖樹,金鼠跳青松,鵲語紅梅放,鼠年喜氣濃!揮別2019,展望2020,TMBA理監事喜迎金鼠年,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期許產業夥伴在新的一年,能夠持續厚植自我能力、攜手並進,一同「迎鼠光、接商機!」也祝福大家鼠年行大運、心想事成、萬事如意、闔家平安!
根據歐洲工具機公會的統計資料分析,2019 Q1歐洲主要工具機出口國以出口金額大小排序分別為中國大陸、美國、波蘭、俄羅斯、墨西哥、印度與日本,其中排行歐洲工具機出口國第三大國的波蘭,在奉行經濟自由化政策後,近30年經濟一直呈現穩定成長,目前GDP總值在全球排名第23位,是歐盟第七大經濟體,並以汽車產業、航太產業為核心產業,積極推動工業4.0,藉以提高企業的研發及創新能力,以協助波蘭工業邁向更高水準的生產製造能力,成為歐洲的「先進」製造業中心。
工業物聯網IoT | 虛實整合系統CPS | 資料擷取與監控系統 SCADA | 工業IT技術 | 無線通信裝置、模組 | 感應裝置 | 視覺影像偵測技術VID | 自動光學檢測AOI | 工業控制器 | 可程式控制器 | 電機零組件 | 人機介面 | 變頻驅動器 | 伺服驅動 | 電腦整合製造CIM | 企業資源計畫系統ERP |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PLM | 彈性製造單元FMC | 彈性製造系統FMS
俄羅斯境內擁有豐富原物料,加上國防製造產業基礎強盛,奠定工業發展基石,因此被譽為金磚五國之一。近年面臨西歐與美國持續給予經濟制裁、全球經濟復甦趨緩與原油價格下滑等影響,俄羅斯工具機消費金額上升程度自2018年開始趨緩,加上工具機產品已被列入「進口替代」的政策範圍,臺灣的工具機業者應特別關注俄羅斯進口臺灣主要的產品項目,將當地產製產品的局部替代效應降至最低。
中美貿易戰開打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部分企業為避免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施加懲罰性關稅,逐步將供應鏈轉移至東南亞地區,助長東南亞地區「非紅供應鏈」成形,「越南製造」更是呼之欲出;然而即便越南製造業的前景看好,但是目前當地仍欠缺完善的產業供應鏈,原材料、零組件、關鍵技術需仰賴國外,消費者對「越南製造」 品牌的信心也有待強化。
2018年揮別高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好經濟情勢,全球景氣從穩健轉向動盪,Gardner Publication, Inc.發佈2018全球工具機產銷調查報告中指出,全球工具機的消費總額以緩慢的速度增長,在主要工具機消費市場中又以義大利、印度與泰國的消費成長表現較為亮眼;但中國市場消費衰退的負面警訊卻也不容忽視,自美國總統川普主張「美國優先」政策,以「不公平貿易」為由,啟動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調查後,美中貿易戰爭至今持續延燒,不僅影響中國大陸,更對全球經濟發展帶來衝擊。
機械產業向來都是韓國經濟發展的推力,以汽車、造船、半導體、鋼鐵、智慧型手機等產業為核心,扶植大型企業主導生產體系,在工業市場發光發熱,成為全球第五大工具機消費市場。近幾年受到美國經濟和歐債危機衝擊,韓國產業結構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尤其是韓國工具機的主要應用市場—汽車產業,面臨貿易保護主義所導致之全球貿易摩擦、中國大陸之霸權主義及進口汽車侵蝕韓國內需市場等問題,連三年生產量呈現衰退。為尋求產業突破,韓國政府推展「I-KOREA 4.0」,期望透過製造業與資訊技術的結合,構築新產業生態,提升韓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中國製造2025」普遍被視為是觸發美中貿易戰的導火線,該計畫提列十大重點產業,以綠色發展、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為方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便是該計畫發展的核心項目之一。在第一階段的五年發展規劃當中,該計畫已產生初步成果,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因此加速成長,但面臨美國提出的關稅制裁,是否會為該計畫帶來衝擊與改變,值得持續觀望,而台灣企業若能洞悉市場脈動,便可從中攫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