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最好賣?
是欣羨的對象,還是混亂的推手?是絢爛生活的體現,還是被流量淹沒的傀儡?網紅產業是經濟不穩定和社會制度劇變的產物,卻也反過來改造了真實的定義和生活的樣態。
作者:艾蜜莉.洪德( Emily Hundn )
譯者:堯嘉寧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08

從blog到FB、IG,網紅興起至今僅僅十多年,卻似乎占據了社會上大量眼光及聲量。時機配上商業操作的結果,這個新興群體在短時間內由興趣取向的個人用戶發展成為價值上千億臺幣的產業,徹底改變了文化、資訊流動方式以及彼此的關係。
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又是如何變成現在這樣流量為王、真假難辨的局面?
網路時代開始後,人們的交流打開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上網看他人的經驗心得、也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會,而意見和人流匯聚,影響力就悄悄萌芽。早期的blogger成了第一波醞釀和發揮影響力的素人,即使起初沒沒無名,他們擁有的熱情和分享都和傳統媒體大不相同、格外吸引人,一切看似真實而可信—至少比媒體內容還可信。
真實性給了網紅影響力。但是當影響力帶來商業合作,流量指標逐漸成為網紅關注的重點,受眾被視為可量化的個人利益,經驗分享和人際關係退居次要,一切漸漸失衡。網紅的影響力持續發酵,人們卻似乎還沒有準備好面對變化。
作者花了八年時間追蹤網紅產業的流變,從最早也最深受商業力量影響的時尚與生活風格網紅開展一系列研究,採訪社群網紅、營銷人員、網紅經紀、商業品牌高層和科技趨勢分析師,以數十場深入訪談及超過兩千篇的文章分析,展示早期踏進此產業的人如何專心創建和利用數位個人品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活動融合成了一個產業,影響力遠遠超出創始人的夢想,也超出了他們的控制範圍。
本書說明了創建、營利和銷售社群媒體內容所開發的方法如何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並造成了未曾預料到的文化和經濟成本,梳理出網紅產業以真實性為本,影響力為槓桿的歷史脈絡與潛藏的影響,以及開給未來的可能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