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掃描 Industry Insightmore
精選文章 Featured Articlesmore
-
技術
趨勢淺談全球氫經濟下,工具機產業之未來發展契機
淺談全球氫經濟下,工具機產業之未來發展契機文◆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副所長、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夥伴聯盟執行長 林若蓁 博士台灣為享譽國際的科技島,在不大的土地上卻擁有牽動全球半導體市場、匯集上千家企業的竹、中、南科學園區,更有超過兩百多座科技產業園區、工業區與十多萬家的製造業,我國的產業技術實力及製造業能量深具國際競爭力。而工具機產業被譽為「工業之母」,無論是半導體、航太、能源、醫療,也包含汽車、精密 ... -
技術
在線工具機空間精度補償實務與效果
工具機空間精度補償實務與效果文◆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 機械檢測部 黃智達空間精度體積誤差補償技術,被視為提升加工品質的核心解決方案。此技術通過系統化分析與修正工具機在三維工作空間內的綜合誤差,顯著降低因機械結構缺陷、環境干擾或加工負載所導致的精度偏差,從而實現高階工件(如航太零件、醫療器械、光學模具)的嚴格公差要求。實務上,空間精度補償技術能將工具機的體積誤差減少50%至90%。本案以TYPE B五軸機 ... -
東海
專欄從浪費管理到碳風險控管:精實管理納入碳效率體系之思維
從浪費管理到碳風險控管:精實管理納入碳效率體系之思維從中美關稅到各國碳關稅,全球製造迎來雙重壓力測試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從2025年1月開啟其第二任期,同時也推動其「美國優先2.0」政策。就任後不久,他便簽署數項關稅調升命令,針對中國大陸、墨西哥與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進口產品課徵更高稅率,使全球製造供應鏈再次陷入震盪。回顧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全球製造業已出現一波大規模的供應鏈重組,不少企業為規避 ... -
暨南
專欄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 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 優勢維持策略(下)
從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工具機產業利基型企業的競爭優勢維持策略(下)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企系 林欣美 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生 Ching上一期提到透過競爭優勢檢核架構的盤點幫助個案公司了解自己的強弱項,並且透過運用及持續優化、過渡期間累積升級或是培養發展以維持自己的競爭優勢。而具體的三個策略如下: 策略一:針對保有競爭優勢的組合以運用與持續優化策略來維持競爭優勢持續優化策略(Exp ... -
國際
文選日本工具機2024年供需實績
日本工具機2024年供需實績渾沌不明的國際情勢市場狀況時好時壞?文◆水野敦志出處◆生產財 2025.05總結工具機業界2024年的供需實績。根據經濟產業省(經產省)的機械統計,工具機生產額為9013億100萬日圓,較前一年減少14.3%。此外,日本工具機工業會(日工會)公布的2024年訂單總額為1兆4851億900萬日圓,較前一年減少0.1%。儘管受到歐洲景氣趨緩與美國總統大選等的影響,整體外需仍維持平穩,訂單總額幾乎與前一年持平。多數機 ... -
智機
專欄地雲引擎技術-與異地資訊整合應用
Document地雲引擎技術與異地資訊整合應用文◆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 智慧製造技術組 數位製造技術部 工程師 陳韻巧工研院智慧機械科技中心 智慧機械技術組 智能化軟體技術部 副工程師 林勇志在全球經濟局勢動盪、俄烏衝突與美中貿易戰持續的背景下,供應鏈重構為橡塑膠產業帶來新挑戰與契機。臺灣廠商須強化全球布局,聚焦高附加值循環材料研發,提升競爭力。隨著汽車電動化、包裝與製造業成長,全球橡塑膠產業2023年產值達25,582 百萬美 ... -
產業
行事曆2025年7-8月課程資訊
-
好書
推薦每個當下,都是 你的花路
每個當下,都是你的花路誰說非得有花路,我的人生就是花/p>作者:吳坪宣譯者:簡郁璇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5/05/01在這個急速運轉、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為了追求所謂的成功與成就,努力奔跑、拚命追趕,當終於抵達目標的那一刻,卻早已身心俱疲,甚至迷失了最初的自己。真正的幸福,或許不在遠方,而是在我們每一個默默努力、用心感受的當下。韓國知名講者、植物療癒系作家吳坪宣,正是從這樣的生命經歷中,獲得深刻領悟。他 ... -
MA
目錄捷克 進軍歐洲首站
Document封面故事 Cover story32捷克 進軍歐洲首站根據Aventis Advisors報告,2003 至2022年間中東歐併購交易從178 件增至1,067件,年均成長率達9.4%。即使歷經金融危機與俄烏戰爭,該地區併購熱度不減,2022年創下交易數新高。美、德企業最活躍,併購聚焦軟體、工業、金融等領域。中東歐吸引外資主因在於具高技術低成本勞力、優秀人才與完善基礎建設,GDP年均成長達6%。疫情與地緣政治改變供應鏈格局,使該區以地利與成本優勢 ... -
綠色
製造從TPS出發的智慧製造與 節能減碳
從TPS出發的智慧製造與節能減碳木村哲也社長v.s.劉仁傑教授旭鐵工是1941年創業的豐田汽車一階零件廠。2013年來 自豐田、2016年接任社長的木村哲也,運用IoT技術,繳 出提升產能43%、年省勞務費用 4億日圓、節約電力22% 的成績(2022年3月期)。他並於2016年設立iSTC (i Smart Technologies),提供軟硬體的銷售與諮詢,服務企業已超 過200家。2018年獲頒日本經產省製造大賞,被認為是活用 精實智慧製造貢獻中小企業的典範。我們特別整理 ... -
新品
介紹零組件 模具與相關設備